2013年10月17日星期四

南华早报: 中国知日派将全退 中日交流管道更窄

香港南华早报 - 中国
 
Got an anatomy exam soon?

Use the most efficient tool to learn anatomy and be prepared for your next exam like no one else. Make your anatomy learning experience an unforgettable one.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知日派将全退 中日交流管道更窄
Oct 17th 2013, 06:13

(南早中文网讯) 日经中文网昨天刊登题为〈中日交流"管道"越来越窄?〉的专栏文章,作者是《日本经济新闻》上海支局的菅原透。

文章称,中日关系持续冷淡之中,9月底10家中国大企业的经营者赴日与日本政界和经济界人士进行对话,摸索在经济层面改善关系的可能。虽然经济界期待"政经分离",但是这种活动能否扩大却令人担忧。原因在于能够促进中日双方开展交流的人才本身正在减少。

文章表示,中国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宝钢集团的何文波总经理在谈及中日关系时回忆起了一个场面:2007年11月,在千叶县召开的宝钢与新日铁(现为新日铁住金)友好合作30周年的宴会上,两家公司的约250位出席者在久别重逢后相互拥抱,喜极而泣。宝钢成立于1978年12月,如今已成为全球第四大钢铁厂商。而帮助宝钢走过创业期的正是新日铁。在带着"文化大革命"创伤的上海,新日铁帮助建成了中国首个大型现代化一条龙生产的炼钢厂。最多时,日方曾派出700人常驻上海。新日铁在君津制铁所等地合计接收过约2400位中国研修生,传授最先进的设备操作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

文章指出,由于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主导的国家项目,所以宝钢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对双方来说都是肩负国家重托的大项目。不过离开车间,大家也只是一介凡人。新日铁的员工会邀请研修生到自家做客,不管在工作上还是私底下大家都相处得很愉快。而何文波也是当时的一名研修生。何文波表示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很珍惜这份回忆。

文章称,由于战后处理等问题,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时好时坏。中日之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仍能在经济层面不断加深信赖关系,主要得益于草根层面的交流。派研修生赴日学习的不只有宝钢。1980年代,中国政府和银行也向日本派出了大批研修生和留学生。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如饥似渴地从最先成为亚洲经济大国的日本学习经验技术。曾经留日的中国人民银行退休员工回忆:"当时,上司全都重用日本通"。

文章指出,而这些知日派现在正在陆续退休。新日铁接收宝钢的研修生截至到1986年。今年58岁的何文波马上就要到中国60岁的退休年龄了。宝钢的一位相关人士说,"宝钢40岁以下的管理者大多留学欧美,知日派越来越少"。在中国政府内部,1990年代后半期中国对日本的态度强硬,中国政府相关人士称:"日本通越来越不受重视"。中国人民银行的退休干部表示"最近参加留日同学的活动时发现,20位出席者中,只有5人还在工作岗位上"。

文章认为,中国知日派的人才培养也止步不前。最近几年,中国留学海外的人数大幅增长。而同时,留日学生在整体的占比迅速下滑。大部分中国学生都选择留学欧美。日本方面也是如此。从中国接受的各国留学生人数来看,日本在很长时间内仅次于韩国,排在第二,而08年却被美国超过。绝对人数也低于2004年的峰值。

文章称,过去一直是"学生"身份的中国在2010年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虽然当前面临结构调整的难题,不过中国早晚会超过美国,在规模上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对于日本,不断强大的中国无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求对等相处,甚至是与过去相反的关系。

文章总结,营造出1980年代中日关系"蜜月期"的中国知日派即将全部退休,新的交流的管道还能建立起来吗?所剩的时间似乎已经不多了。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