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0日星期二

IBTimes: 中国开放铁路融资,无制度保障,民间资本敢入?

ibtimes.com.cn : 政经要闻
政经要闻 RSS Feed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7 Days of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100,000+ Motion Backgrounds, Video Clips, Production Music Tracks, Sound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开放铁路融资,无制度保障,民间资本敢入?
Aug 20th 2013, 00:00

今天关注的点是中国铁路改革。继今年3月份,中国铁路实施"政企分开"改革后,近日,国务院又公告称,将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

"铁老大"是真的要摘下政府的帽子,吸引民资进入,还是迫于债务压力,寻求缓兵之计,后又上演"关门打狗"之剧?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份刚刚挂牌成立的"中铁总"目前背负着高达2.66万亿元的巨额债务,2017年至2019年将迎来偿债高峰。如不能及时妥善处置,新公司借债还息恶性债务的累积额将会超过万亿元。无需很久,每年所要吞噬的外部救助数额就会高达当年全国GDP的1%,演变成对国家财政的'绑架'。

这就不难理解了为何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改革铁路融资体制,吸收社会资本。不仅如此,这次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还指出中央财政将在2013年和明后两年对中国铁路总公司实行过渡性补贴,以解决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项目资本金不足、利息负担重等问题。

此外,还将设立铁路发展基金,以中央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投入。

然而,这块看上去鲜美的"肥肉",民间资本又该如何吃到嘴里?毕竟动辄成百上千亿的铁路投资对民间、个人资本而言太过庞大,更为复杂的是铁路作为大的交通体系,必须整体安排运力,而资本的使用权、经营权如何划分,收益如何明晰都需要有明确的细则方案,不是说说就能解决的。

早在2004年,中国政府就提出鼓励非公资本进入铁路领域;2012年,原铁道部又发布《铁道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依法合规进入铁路领域、深入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等14条实施意见。但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佳。社会资本再担心什么呢?

对此,中华铁道网评论员谢晓斌分析认为,从曾经的教训来看,社会资本最担心资金投入后缺乏体制保障。在市场化运作中,个别领导人的承诺没有具体实在的体制保障保险,体制才是阻碍社会资本进入铁路的最后一道屏障。在产权不明确、投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的过去,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少数铁路遭遇"关门打狗"或政府耍赖的教训让有意进入铁路的民资大鳄心有余悸。

现在国家再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以投资铁路发展基金,再通过基金的形式进入铁路建设,这是一种新尝试,但铁路基金由谁来控制?民间资本有无话语权?如何保障投资利益?这些问题并没有清晰的制度保证。

谢晓斌说,在中国民间并不缺少投资铁路的钱,缺的是让这些钱来放心投资的制度。怎样用好钱,把钱用在哪里?谁对投资说了算?投资利益如何保证?这些问题需要有体制保证。

他认为,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政府出面牵头的共同基金,将国有资产从具体的国企形态变为基金形态,这类基金对社会资金开放,集小钱为大钱,用市场化的钱代替完全由政府出的钱,以专业的市场化方式进行投资管理。如果这类共同基金投资铁路,它同时还可以凭自己的股东身份,具有干预、监管铁路经营和投资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效率和管理两个方面取得成效。

对此,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坚认为,铁路改革还需继续深化,打破铁总的垄断地位。"以盘活资产为例,现在只有中铁总公司是市场主体,它做决策,那一个中心怎么能够应对全国各地不同的变化,怎么能够很快的做出决策,对市场做出反应。"

原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研究员孙林也认为,目前中国铁路改革,首先要破解中铁总的垄断问题。

孙林指出,设立铁路发展基金,模式是以中央财政性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法人投入。其主要方向是投资国家规定的项目,社会法人不直接参与铁路建设、经营,但保证其获取稳定合理回报。可想而知,无法直接参与铁路的建设、经营,很可能让跃跃欲试的投资人望而却步。加之,若铁路债务划分不清,民资将无信心介入。

由此,"铁老大"转型依然是困难重重,找准了市场化的方向,但是难以一蹴而就。老老实实,做好制度保障与规定,才能真正吸引民间资本进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IBTimes: 陈世清:“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将中国改革导向失败边缘

ibtimes.com.cn : 政经要闻
政经要闻 RSS Feed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7 Days of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100,000+ Motion Backgrounds, Video Clips, Production Music Tracks, Sound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陈世清:"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将中国改革导向失败边缘
Aug 21st 2013, 00:0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大批把西方经济学理论整体移植到中国当做他们自己的理论创新、以西方市场经济模式为中国市场化改革模本、主张中国改革开放就是按部就班重演西方近代资本原始积累与工业化进程并因此获得"经济学家"头衔的"经济学家"。他们中的佼佼者还脱颖而出,成为改革浪潮的弄潮儿,成为改革时势造出来的"英雄",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人物,有极高的知名度和话语权,有广泛的影响力,在讲课、采访中有着身价不菲的出场费,因此在"经济学家"头衔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被加封为"著名经济学家"。随着这些"著名经济学家"的日益著名走红、他们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大力推荐与身体力行,言必称斯密、马歇尔、科斯、凯恩斯,西方经济学也随之在中华大地上得到广泛传播,逐步成为指导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主流经济学",他们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称呼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这些"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大力兜售的西方经济学并不科学,用西方经济学指导中国改革,会把中国改革导向失败的边缘。西方经济学在线性思维方式支配下所走的"实证化"道路并不是经济学科学化的道路,而是使经济学"跛脚"的道路。如果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坚持认为美国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只不过是美联储的政策失误导致,而不是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危机,固执地坚持用西方经济学指导中国改革,用西方"金融的逻辑"推演中国金融的逻辑,那么中国将不可避免步西方金融危机的后尘。政策失误的后面,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错位;经济发展模式的错位后面,是经济学范式的错位。西方现代经济学适合于小商品经济时期,当今时代需要当代经济学与之对称。人类已经进入量子时代,需要量子力学的对称的、五度空间的、复杂系统论的思维方式,秉持牛顿力学的线性思维方式只能落伍。

阶级分析方法是经济学主体性方法的组成部分。不能没有阶级分析方法,但也不能局限于阶级分析方法。用经济学的阶级性取代经济学的人类性,用只是阶级的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来代替人类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是用片面的理论来指导全面的人类经济实践,用简单抽象的理论来指导复杂的人类经济实践,只能误人子弟、误导社会、给社会生产力造成破坏。经济学要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建立超阶级的、一般的、人类的经济学,既有必要又有可能。人类经济学和阶级经济学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全面和片面、具体和抽象的关系,二者的抽象程度不同,反映经济过程、经济规律的层次不同,因而指导意义也不同。用阶级的经济学否认人类经济学,是否认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否认人类有整体上、深层次地把握人类经济规律的能力,也就否认了建立经济科学的可能性。诚然,每个经济学者都有一定社会地位;但任何认识之所以可能,就在于人有抽象思维能力--超出人类认识感官局限性而进入更宽广领域的能力,经济学也不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但作为真正的经济学家,他们的最大利益恐怕就在于提出人类认识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一般经济理论。庸俗经济学家之所以是庸俗经济学家就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胡说八道,但我想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会把学术地位的利益看得比物质利益更重。把历史机械唯物主义原理生搬硬套到每个经济学家头上,认为每个经济学家都是为了自己或特定阶级的物质利益而建立自己的经济学体系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马克思写《资本论》,他的物质利益是什么?既然马克思可以为学术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物质利益,为什么其他人不会?如果说,《资本论》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而无产阶级的利益代表了全人类的利益,那这个"事实"本身恰恰证明,一个经济学家可以脱离甚至背叛自己所在的阶级而写作。我们不能用庸俗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所有的经济学家。

经济学分析研究不排除意识形态,关键是要对各种意识形态进行合理定位,并对它们的合理性作出合理的说明。科学的经济学就在于用五度空间的方法,对各种意识形态进行定位和物弃,从而形成整体的、系统的、人类的、一般的、具体的经济学。在这里,需要的是对称的、五度空间的、复杂系统论的、非线性的方法,而不是仅仅用"主流"、"非主流"的二分法。只有彻底抛弃政治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桎梏,把经济学从意识形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从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总结出理论经济学,然而又用这种经济理论来指导中国经济的实践,并使之更快地发展。这种经济理论就是对称经济学。所以,不但要有阶级分析方法,而且要有层次分析方法:经济学家的思维层次、利益层次决定他的理论层次--反映社会经济规律的层次、代表人类利益的层次。只有阶级分析而没有层次分析,是以偏概全、错误的结论已经包含在前提之中,体现的是一种牛顿力学层面的、线性的、三维空间的思维方式,在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思维方式已不合时宜。西方经济学在解释中国经济现象时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障碍--思维方式同客观现实的不对称。西方经济学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唯科学主义,虽然花样百出,本质上只是线性科学。他们虽然理论上也接触过相对论、量子力学,但没有升华为他们的思维方式。这在认识根源上,体现出具体科学转变为思维方式的滞后性;在利益根源上,是要使他们肤浅的经济学知识披上"科学"的外衣使之转变为话语霸权的资本,这又体现出知识转化为权力的超前性。这种知识和利益的反差、具体知识和思维方式的反差,是他们话语霸权表象后面的致命弱点。

市场原教旨主义是为新兴资产阶级服务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学有政治经济学、一般经济学之分。政治经济学是低层次的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高层次的经济学,在各自的参照系中,各有其合理性。但低层次的从属于高层次的,高层次的制约低层次的。如果把低层次的说成高层次的,把只是阶级的经济学说成人类的经济学,就成了庸俗经济学。所谓庸俗经济学,就是把明明只是阶级经济学却要说成人类的经济学的经济学。如果庸俗的经济学还要以"主流"自居,妄图通过各种炒作手段以取得话语霸权或学术垄断权,那么这种"经济学"就成了"学术意识形态"而失去它们本来还有的一点认识功能,而成为媒体"经济学家"争利的工具。只有在经济学话语市场上公平竞争,真正的经济科学、一般经济学才能逐步占据主流。

经济学分析是科学尺度和文化尺度的统一。什么是文化?从主流经济学家所谓"大地震后灾区重建可以带来GDP增长"的理论来看,GDP增长与财产增长、经济增长是两个概念。GDP增长以及把GDP增长等同于经济增长的经济学是文明,提倡增产节约、把财产增长看成经济增长的经济学是文化。货币经济学是文明,幸福经济学是文化。"世界工厂论"是文明,"重新洗牌论"、"后来居上论"是文化。西方哲学是文明,东方哲学是文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文明,效率与公平的对称是文化。西方经济学是文明,对称经济学是文化。货币GDP是文明,财富GDP、绿色GDP、社会GDP是文化。在国民核算体系中,要用文化GDP代替货币GDP;而所谓战争、大灾难可以带来GDP增长的"经济学"是"文明"经济学而不是文化经济学。我们不否认传统GDP理论的抽象合理性与线性科学性,但要指导一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绝不能仅靠传统货币GDP理论,而要靠文化GDP理论。东西方文化的差别表面上是空间地域上的,本质上是时间上的。从东方文化中心到西方文化中心再到东方文化中心,是文化上的时间连续关系。对东西方文化的扬弃不是横向的凑合,而是纵向的综合。在信息时代,只要思想方法得当,并不排除出现比西方文化更高的东方文化,但这不是对东方旧文化的肯定,而是否定之否定。应从时间的差别来理解空间差别。只有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而没有独立的并行不悖的东西方文化发展规律。东西方文化发展规律只能从属于人类文化发展规律。在一般、整体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特殊、部分规律,受一般、整体规律的制约。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文化的空间差别正体现了两种文化发展的时间上的不同阶段。中国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的空间差别正体现了两种文化发展的时间上的不同阶段。中国当代经济学实现了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时间上的超越和层次上的升华。所以经济学分析离不开文化的分析。

经济学分析是科学尺度和逻辑尺度的统一。对经济学的逻辑分析也是一种规范分析;规范的经济学论文其逻辑尺度和科学尺度是一致的。经济学研究不能停留在形式逻辑,但也不能跨过形式逻辑;逻辑严密不是经济学科学性的充分条件,然而是经济学科学性的必要条件。一篇规范的经济学论文(不管它发表在哪一"级"的刊物上),一个必要的前提是不能被人类现在所掌握的信息所证伪的:在理论上必须能自圆其说,不能被现有的逻辑证伪;必须能穷尽解释所涉及到的经济事物和经济现象;不能被人类已发现的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所证伪;在特定参照系中,可以推断永远不会被人类新发现的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所证伪。否则,就不叫经济科学论文,连发表的资格都没有。被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津津乐道、顶礼膜拜、如获至宝、奉若神明的相当一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的论文,都是一些不规范的论文:观点和方法无创意,未达到科研论文创新性的要求。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未达到科研论文科学性的要求。说是解决热点问题,却不能使人信服,而且还引起更大的争议,甚至产生误导作用,不符合科研论文价值性要求。所运用的数理方法和所推导出来的线性观点,对于需要系统方法的复杂经济工程无借鉴意义,不符合科研论文的可操作性要求。这些"论文"不会因为作者的头衔大和发表刊物的"级别"高而成为真理。

经济学分析是科学尺度和主体尺度的统一。经济学的量子力学特征,所以经济学的是什么、为什么与怎么样是统一的,主体性、科学性、实证性与规范性是统一的,真善美是统一的。是什么通过为什么、怎么样表现出来,操作性是其内部环节,工程方法是经济学方法中一切方法的落脚点。因此,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主体性与科学性、实证性与规范性统一的对称逻辑,就是经济学的逻辑----研究的逻辑与叙述的逻辑。经济学科学尺度和主体尺度的统一还表现在:经济学是创新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人类经济活动本来是由人的创造性活动组成,人类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本来是由人的创造性活动组成,经济学的科学规律离不开经济学家的创造性活动。经济学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为经济学创造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与可能性基础;经济学创造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实现经济学规范性与实证性统一的必经途径。经济学创造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要求经济学家、真正的经济学家必须有自己的原创理论。

经济学分析是科学尺度和历史尺度的统一。人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性,人类的本质是人类的主体性。无论是人类的主体性还是个人的主体性,都是善战胜恶的过程,而这种善战胜恶的过程就是人类历史的进步过程。因此主体论与规律论是一致的,历史观与伦理学是一致的,社会的本质是建立在所有个人主体性的基础上的人类的主体性。所以社会的本质、人类的本质、个人的本质是一致的,经济学科学尺度和历史尺度是一致的。由于人的本质是主体性,客观规律只是前者的总计、总和、结论。主体性,既是科学的尺度,也是历史的尺度。经济学范式本身的变迁是和人类经济发展过程相一致的,从政治经济学范式向一般经济学范式的变迁是和人类经济发展过程相一致的。经济学中的历史尺度同科学性不是对立的;科学尺度本身就是历史规律的必然结果,也是历史规律的组成部分。把经济学的历史尺度与科学性对立起来,没有事实依据与逻辑根据。科学尺度与历史尺度的对称关系,是把经济学的对象定位于"规律"而非"趋势"的立足点。

来源:共识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IBTimes: 【媒体观察】薄熙来或被判15至20年

ibtimes.com.cn : 政经要闻
政经要闻 RSS Feed 
The Best Way to Manage your Money.

Start using Mint today to set a budget, track your goals and do more with your money.
From our sponsors
【媒体观察】薄熙来或被判15至20年
Aug 20th 2013, 00:00

薄熙来案开审进入倒数第三天,中国官方媒体和主流媒体网站昨天纷纷在显著位置刊登案件将于22日开审的消息,但并未发表为官方立场背书的评论文章。审理薄案的山东济南中院还专门为薄案开设官方微博,但有网民抱怨称,"薄熙来"三字虽未被屏蔽,但负面评论在济南中院的微博上很快被删掉。

消息人士:薄熙来或判15至20年

外界一般推断,被指涉嫌犯下"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三宗罪的薄熙来不会被判处死刑或死缓,15至20年有期徒刑的可能性较大。不过,有北京消息人士昨天向本报透露,近日有传闻称,中共新老领导达成判薄熙来入狱10至15年的共识,"不算重判,好向毛粉、薄粉交待",但该传闻无法获得证实。

在官方媒体昨天普遍未对薄案进行评论的情况下,新华网和人民网昨天在首页不抢眼的位置挂上网民撰写的评论文章,文章内容反映官媒所持的"政治正确"的立场。

新华网社区论坛发表网民撰写的文章题为"我'围观'薄熙来案的三个视角",该文从党纪视角、法律视角、民意视角分析薄案,并总结审判薄案"顺应了人民群众反对腐败、惩治腐败、根除腐败的愿望,合乎民意"。

人民网题为"公开开庭审理薄熙来有啥看点?"的短评分析称,"公开审理薄熙米,体现的是依法治国,兑现的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营造出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添法治能量"。

部分市场化媒体尝试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报道,角度都是较为积极正面,未触及太敏感内容,也未与官方批判薄的立场相悖。

腾讯推出"不该对薄熙来心存幻想"的今日话题专题报道指出,民间仍然不乏对薄同情的声音,一些人认为薄是可以被老百姓依赖的主政者,可这种认识实际上只是幻想,"海伍德案等事件显示了薄氏夫妇的唯我独尊和目无规则,"薄熙来绕开公安部和人大,自己就主导宣布了任免,其目无法纪可见一斑"。

搜狐网论刊登了题为"薄熙来案检讨:反市场经济只能走进死胡同"的旧文说,"薄案审判,既是对薄所代表的极端思潮的否认,更应是矫正迷思、推进政治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宣言书"。

凤凰网的"薄熙来是'英雄'吗?"的博文痛批薄熙来在重庆一手遮天,并指他利用掌握的公权,特别是王立军的警力为看家护院,"生杀予夺,予取予求"。

中国网络舆论持续关注薄案,但热度与过往薄案公布新进展的节点相比有所递减。不过,"薄熙来案公审"还是一度在微博热门话题上排第三,山东济南中院还专门开设官方微博,前天下午四时通过微博宣布薄案的开审日期。

该微博在短短一天内吸引超过1万名粉丝,但有网民抱怨当局严控舆论,删贴删得快,不允许发表不同于官方主流的意见。截至昨天傍晚为止,济南中院微博已有超出2000条评论,头几页的基调一致拥护党中央的决定,内容大致为"薄案审理充分体现党中央反腐决心和从严治党方针!""依法治国,公平公正""公开审理!大快人心!民主法制!中国梦!"。

有网民询问,"开庭那天不知是否凭公民身份证就能进去旁听?"济南中院昨天回复本报询问时称,庭审的旁听席位已满,可关注中院的官方微博。

另有网民在微博上抱怨,"支持B(薄熙来)的发不上去",一则热门微博则呼吁当局进行公审直播,该网民质问:"是迫害也好、是公正裁决也好;为什么不能公审公判?!为什么不能现场直播?!"

薄熙来是继陈希同、陈良宇之后,第三位落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直辖市书记,薄案也是中共近20年来最轰动、最戏剧性的政治事件之一。与"双陈"不同的是,薄案将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普及化的大环境下进行审理,势必考验中国司法的公平公正。

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若出庭作证肯定给庭审增添不少"夫妻反目"的戏味,境外媒体连日来就在这环节上打听消息。

据路透社昨天报道,谷开来只有在达成可换取薄瓜瓜不受牵连的协议下,才可能出庭提出不利于薄熙来的证据。曾担任谷开来代表律师的李肖霖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不了解情况,并解释证人出庭的事项由控辩双方提出申请,"法院觉得可以就通知到庭"。

受访的独立时评人士邓聿文则表示,薄案开审意味着"交易已经达成,薄熙来肯定会认罪 " ,谷开来上不上庭不影响判决,"她肯定已经把薄熙来撬开了"。

薄家将有5人前往旁听

法广网则报道称,届时薄家将有5人前往旁听,而谷家估计也将获得一个旁听证,由于谷母范承秀年事已高,应该不会前往,谷家谁将旁听还不清楚。

另外,北京衡基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贺正生昨天以海伍德的律师身份在微博发文声明,他已就赔偿事宜与谷开来的委托律师进行多次接触与协商,双方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并指媒体近期披露的声明与事实不符。

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海伍德的母亲发表声明敦促中国当局为儿子的家庭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路透社则引述律师李肖霖说,海伍德的家人寻求的赔偿额在3000万到5000万元人民币。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IBTimes: 美媒:薄熙来威胁谷开来,出庭作证将跟她离婚

ibtimes.com.cn : 政经要闻
政经要闻 RSS Feed 
Compare Hotels

Find great prices for amazing hotels wherever your next destination may be. It's simple to search 100+ sites at once!
From our sponsors
美媒:薄熙来威胁谷开来,出庭作证将跟她离婚
Aug 20th 2013, 00:00

中国有关部门发布公告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国最具政治敏感性的审判将于周四开始,届时薄熙来将面临腐败、贪污和滥用职权的指控。前中共高官薄熙来去年被一桩政治丑闻拉下马。

公告说,将"公开"开庭审理。但似乎与去年审理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一样,有关当局会严格控制公众前往山东省会济南旁听庭审。谷开来被判谋杀一名与薄家关系密切的英国商人。

据法律专家透露,薄熙来被判有罪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因法院由中共严格控制,裁定和判决几乎都是事先决定好的,政治敏感性案件尤其如此。在中国,刑事案件的定罪率大约是98%。

据一位看到党内文件的中共官员说,薄熙来被控受贿人民币2,000万元(合330万美元)、非法挪用国家资金500万元以及滥用职权。

中共党内人士表示,这些指控没有预计得那么严重。他们认为,中国领导人已经达成协议,即薄熙来认罪,从而换取其亲人和盟友免受带有政治动机的调查。

但现在不清楚的是,如果他被定罪,量刑有多重,他的妻子是否会亲自作证,以及他面临的指控与英国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被杀或与之后警方掩盖案件之间有多大关联。谷开来等人接受庭审时曾描述过警方掩盖案件的情况。

2011年海伍德在重庆一家酒店遭投毒身亡,薄熙来当时任重庆市委书记。当地有关部门最初说,海伍德死于饮酒过量。

审理谷开来一案时,中国当局不许外国媒体旁听,对于观察员也是精挑细选。当时那个案件也是在北京以外的其它地方审理的。不过,两名英国外交官及一位代表海伍德家人的中国律师被允许出席了庭审。

一位英国使馆发言人周日说,不会有英国官员出席薄熙来的庭审。海伍德家人的代理律师何正盛(音)说,他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出席。

政府主要喉舌之一、中国国有媒体新华社在一则简讯中说,薄熙来案将于周四上午8点30分在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报道没有说庭审何时结束,但薄熙来的律师说,他们预计不会超过一两天。谷开来的庭审仅持续一天,相关判决和量刑10天后宣布。谷开来被判死缓。

分析人士和中共内部人士说,中国当局希望薄熙来案的庭审将帮助结束这场政治丑闻。该丑闻暴露了中共精英阶层内部的深刻分歧,同时提高了公众对于腐败和滥用权力行为的意识。

薄熙来在许多中共官员和普通中国民众当中仍然很受欢迎,而且中国领导人急于避免1980年江青受审时的混乱场面。江青是毛泽东的妻子,在庭审中经常斥骂检察人员。

但最近几周,海伍德的家人公开要求赔偿,同时据参与此案的人说,薄熙来和谷开来的家人分存在分歧,这些情况令中国政府试图精心策划庭审过程的努力变得复杂。

华尔街日报》上周六报道说,薄熙来的律师预计谷开来将会是重要的控方证人,而薄熙来威胁说,如果她本人到庭而不是提供书面证词,将会跟她离婚。薄熙来去年没有作不利于谷开来的证明。

一名律师周日说,谷开来有可能指证薄熙来,但他不能肯定。

三位与薄熙来家人关系密切的人士说,薄熙来的六名兄弟姐妹中,有人对于如何处理此案以及是否与谷开来家人保持密切关系存有异议。他们说,薄熙来的一些亲属指责他的妻子引起这桩丑闻,导致薄熙来政治生命的终结。

一位熟悉薄家的人士说,六名能够出席庭审的薄熙来亲属将会是哪些人,这一点也有争议。这名人士说,五位薄家人和一位谷家人预计将会出席,但谷家由何人出席尚未决定。

薄熙来的一些亲属聘用了不同的律师替他辩护,但只有两人得到法庭认可。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IBTimes: 陈季冰:在中国,企业家该不该谈政治是个伪命题

ibtimes.com.cn : 政经要闻
政经要闻 RSS Feed 
Mobile Game Development Course

Learn how to create awesome HTML5 games that run on iPhone, iPad, Android and Desktop! Sign up today for this $99 online course.
From our sponsors
陈季冰:在中国,企业家该不该谈政治是个伪命题
Aug 20th 2013, 00:00

一. 

事件的简单经过如下--

"正和岛"是一家名声日隆的民办企业家社交网络,目前已拥有2000多位用户,其中包括柳传志、马云这样的"大佬"。据说,柳传志不久前在某个私人场合说:"我们要在商言商,以后的聚会我们只讲商业不谈政治,在当前的政经环境下做好商业是我们的本分。"几天后,正和岛公司总裁黄丽陆贴在社区内的一篇博文中引述了这番话,并附加上了他自己的对此的谨慎诠释和引申。

王瑛恰是"正和岛"上一位素喜"谈论政治"活跃岛民,黄丽陆短文中传递出来的显而易见的忧虑情绪让她大受刺激,以至于她在手机上看到那篇博文后,第一时间便发出了一条"退岛"帖:"我不属于不谈政治的企业家,也不相信中国企业家跪下就可以活下去。我的态度在社会上是公开的。为了不牵连正和岛,我正式宣布退出正和岛。"

"退岛"风波很快就演变为一场"企业家该不该谈政治"的争论,十分凑巧的是,中国企业家中的新生代"教父"马云那段时间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对改革年代中国最大的政治悲剧所发表的令人惊愕的言论,令争论的语境变得更加诡谲。而随着王石、王功权、冯仑等"明星级"企业家的相继公开表态,这场围绕着一个看起来有些"老生常谈"的旧话题的讨论在企业家圈子之外的社会上也传得沸沸扬扬。

 我觉得,我们首先应当澄清一点:即所谓"企业家该不该谈政治"不仅是一个老命题,而且也是一个伪命题,在中国尤其如此。

作为我们高度依赖且无法逃遁的公共生活,只要我们生活在社会里,政治就不会因为我们不谈论它就不来影响我们。因此,政治其实是每一个人本职工作之外的另一份职业。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份"第二职业"可能比"第一职业"更为根本,因为它是我们无法"辞职"和无处"跳槽"的。

所以,别说是柳传志这样尽人皆知的大企业家,就是他们手底下最低层的打工者都无时无刻不面临着被迫"谈论政治"的境况。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年一度,那些光荣跻身"两会代表"的成功企业家们在央视镜头面前歌颂党和政府的政策并出谋划策时,他们算不算在"谈论政治"?柳传志先生本人就曾担任过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如果他不在那些"全国代表大会"上提案议案、参政议政,又如何对得起那些投票给他并对他寄予了厚望的党员和群众选民?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企业家中另一位显眼的"异议分子"王功权在 7月14日发布的一条微博既充满黑色幽默,又显得正气凛然--我理解的所谓企业家"在商言商"应该包括:1,不加入执政党政治组织;2,不与特权合谋;3,不作为人大代表履行参政议政职责;4,不勾结、贿赂政府公共权力;5,不为规避政治压力而让企业作出业务牺牲。

其实,除了并无必要地苛求的第一条和第三条,其余三条是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中守法正派的企业家都必须坚守的底线。我相信,它们也是柳传志认同和基本能够做到的。

显然,柳传志的所谓"不谈政治",真正的意思应该是:企业家不应该批评和挑战现行政治。在中国当下的具体语境下,这一点不难理解。人们还注意到,柳传志之前曾多次在媒体上公开坦陈过类似的意思:他没有成为"改革中坚力量"的雄心壮志,因为他不愿意成为改革过程中的"牺牲品",他只想把企业做好。"大的环境改造不了,你就努力去改造小环境,小环境还改造不了,你就好好去适应环境,等待改造的机会。"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这些天来我所接触到的媒体评论中,除了出自极少数企业家和学者手笔的,绝大多数都是一边倒地站在王瑛女士立场上。他们搬出几千年来中国商业和中国商人不堪回首的悲伤历史,雄辩地证明,以明哲保身的犬儒主义态度逃避政治,不是企业和企业家正确的自我保护之策;而通过暗地里与政治权力进行肮脏交易来获取垄断利益,更不是企业和企业家正确的发展繁荣之道。相反,只有摆脱这种散发着腐臭味的"路径依赖",建立起一套崭新的法治化的游戏规则,未来中国的商人才会第一次赢得真正的安全与尊严,中国的商业也才会迎接光明的前景。

正如王瑛女士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再重复的一句质问:"改革开放以来,因为政治表达而被处罚的企业家有几个?因为和权力勾结而获罪的企业家又有多少?为什么大家对前者噤若寒蝉,但对后者前仆后继?"在这些评论者看来,昔日曾叱咤风云的大连企业家徐明和不久前曾举国轰动的因"非法集资罪"被处决的湖南企业家曾成杰为这部漫长的历史悲剧新添了两个最新鲜的情节。

二. 

我认为这些评论毫无疑问都是正确的,而且我还想在这里坦率地承认,在这场争论中,我本人也是站在王瑛女士一边的。只是我愿意以一种更为谨慎的态度比这些评论者再多问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从中科院走出来的知识分子,一位备受尊敬的成功企业家,已近古稀之年的柳传志难道不懂这些道理?

如果真是这样,柳传志就成为不了柳传志。此外,恐怕也很少有人会将柳传志归入那些巴结权贵的臭名昭彰的既得利益者之列。可以肯定地说,柳传志既不是一个愿意"跪着活"的企业家,也不是一个愚蠢和短视到相信"跪着"就能"活"的企业家。

那么,当柳传志要求企业家"不谈政治"时,他的真实想法究竟是什么?退一步说,我们即便不同意他,也应该更深入地理解他,因为这有助于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以柳传志的社会地位和处世风格,我们大概永远也不会有机会听到他对这一事件的进一步解释。但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层次上诠释他对企业家之社会功能的定位,而且他的意见显然代表了当下中国大多数企业家的观点。

在比较高的层次上,我认为大多数批评柳传志的评论者们都没有全面理解柳传志那番话背后的真正含义。柳传志的确认为,企业家应该做好本分,而不是去抛头露面搞政治,甚至成为政治活动家。但他没有说出来的话是:企业家做好了自己的本分,其实就是在改进政治。比如,作为一个企业家,如果你雇佣了更多员工、生产和卖出了更好的产品、拓展了市场的疆界......你实际上是在增进商业力量、强化契约纽带、培育诚信精神......所有这些,不都是在促进政治的改善吗?

而且我还相信,柳传志一定认为,以企业家所具备的能力和资源,从事这些驾轻就熟的"本分"工作会比"空谈"他们并不擅长的宏大政治问题更为有效地起到改进政治的实际作用。作为改革开放的杰出产物,柳传志从国家改革开放和他自己企业生涯的30多年里得到的经验是:经济改革和市场延伸能够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改变国家的政治生态。对此,他今天仍然深信不疑。更准确地说,他个人的路径依赖迫使他只能相信这个,他不相信会有比这条路径更稳妥和更好的其他途径,可以让政治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进。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在正和岛今年举办的一次演讲中就明确指出,企业家在政治上的谨言慎行并不是犬儒主义。"越是小环境,越要把自己看成是其中一个积极的组成部分,因为你怎么干对小环境都有影响。对于大环境,把重百来斤的东西都放上去,影响很小,所以要智慧地区分。"周其仁还称,自己与柳传志认识很多年,认为他不是没有是非观念的人,对当下热议问题也并非没看法。"一个没有看法的人怎么会这么有主见?但是他怎么去表达,怎么去实现这个看法,却需要谨慎的选择。"因为社会是有分工的,企业家身上还怀有一些其他人没有的重要使命。

而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上,柳传志为数不多的辩护者还正确地指出,企业家具有他自己的社会功能和职业伦理,他身上肩负的信托责任不容许他成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或政治活动家。否则,他就不应该从事企业,而应该干脆去吃政治饭。

   的确,对一家现代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来说,股东--若是上市公司的话,还会有数以百万计的股民--投钱给你,是为了让你帮他们获取合理回报,而不是向政治团体捐款;员工应聘投奔你,是为了养家糊口和谋求职业发展,而不是参加一个政党或政治组织。如果你不能谨慎地处理好与现实政治的关系,甚至主动参与那些有可能酿成重大风险的政治活动,则一定会将无辜的企业及事先毫无准备的股东和员工拖进不可控的巨大危险之中。这样一来,你就违背了最基本的信托责任和契约精神。

因此,中国另一位明星企业家、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就坦言,企业家的职业理性提醒自己不能成为公共知识分子。这是因为,当一家企业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商业竞争上,而要去面对制度博弈,那么每一个动作都意味着大到难以承受的成本。而且今天的中国企业家掌握的资源是过去一百年中最多的,因此他们更要慎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因为我们管理着很多社会受托资产,你的资源不是私人资源,所以你要守好第一责任,扮好第一角色。我们的第一角色是企业法人,第一责任是看护、管理好这些受托资产。"

三.

但即便如此,我本人仍然愿意与大多数评论者一样对王瑛女士表达最大的尊敬和支持。我在仔细阅读了南方系媒体对她的采访报道后发现,以往低调到在网上几乎连一张照片都搜索不到的王瑛绝不是一个冲动的人,相反,她对于上述一系列复杂的关系问题都是有过深思熟虑的。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从事中长期大型投资的企业家,王瑛对于国家时局和政治走向的清醒判断还展示了她高度的智慧--一点也不比"正和岛"岛民赞不绝口的"柳老的大智慧"低。

甚至可以说,王瑛本身就配得上一个称职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头衔。而在我看来,她与柳传志的根本分歧也可以用一句她没有说出来的话来概括:在中国目前的制度环境下,企业家为了要做好"本分",经常不得不"谈论政治",甚至不得不成为政治家。柳传志也好,王瑛也好,徐明也好......谁不是在吃政治饭?真正的区别不是"在商言商"还是"谈论政治",而在于你愿意成为哪一种类型的政治家?但在这个问题上作出正确的选择,需要巨大道德勇气。

限于篇幅,这里只能简要概括一下她对转型阶段企业家使命的看法。

王瑛认为,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推动国家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的工商业主阶层。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生代企业家不再愿意重蹈上一辈的覆辙。不管是出于对人身权、财产权和经营权的长期安全着眼,还是出于对自身精神生活完整性的更多关注,他们对社会公共空间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简言之,就是希望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进步。

在王瑛看来,当下是一个重要的窗口期。在这段时间内,有没有可能形成一种对企业家阶层的权利保护有益的上下互动的博弈机制,关系到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格局。但遗憾的是,王瑛从最近一段时间的时局变化中所看到和预感到的是,情况正在朝坏的方向发展--权力不仅没有受到有效制约,反而在肆意膨胀,改革方向也前所未有地模糊起来......

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企业家们越是应该积极发声,更加主动和有意识地对决策者形成压力,从而建构起一条相对稳固的底线。否则,断送的不仅是这个阶层自己,也是这30多年来已经开启的历史进程,使国家实现平稳转型的希望最后破灭。对此,王瑛反复地追问:这真的是大家可以平心静气接受的吗?在这个时候,我们是更应该对社会公平正义负一份责任?还是仅仅关注、保住自己眼前的暂时安全?

王瑛还认为,对政治风向的变化,做企业、搞投资的人比一般人更敏感,接收到的信号也更系统,这就是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当下严峻的政治风向,无论是柳传志和马云这样的"在商言商"派,还是王石和王功权这样的"社会责任"派,大家实际上做出了大致相当的判断,但做出的选择却很不同。"中国企业家阶层、也包括知识分子阶层,可能要面临一次从未有过的站队,可能面对第一次明显的分裂。"

王瑛一再想要澄清一个事实,即自己尽管对柳传志的"在商言商"论不以为然,但她并没有指责他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思,这是他的个人自由和权利。她只是认为,作为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代言人"的角色,柳传志不应该在当下这样的时刻,以自己的影响力"在群体性的政治恐惧的传播和蔓延上推波助澜"。

追根溯源,王瑛与柳传志的根本认识区别在于:后者坚信,通过不断地改变"小环境",积跬步以至千里,终将有效地促成"大环境"的改变;而前者则认为,在特定的历史时刻,如果不首先扭转"大环境"的恶化趋势,已有的"小环境"也是保不住的。

在我看来,这两种对社会变迁的审视模式都是有道理的,重点只在于观察者对于当下形势的判断--如果你认为历史正行进于既有的轨道中,无非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的问题,那么前一种思路不仅正确,而且也是最稳妥和代价最小的;但如果历史的航向已经或正在发生决定性的变化,那么"小环境"经营得再好也是徒劳的。

无论王瑛对时局的判断准确与否,她说出了一个真理:商业的力量或许的确能够给政治和社会带来润物无声的影响,但在重大的历史节点,从来都是政治塑造了经济,而非相反。这一点为古往今来的历史所一再证明。就拿柳传志来说,他和他的联想确实有力地影响着改革开放时代30多年来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甚至也包括政治生活。但说到底,柳传志本身正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没有邓小平就没有柳传志。

从柳传志一贯示弱但诚实的言论来看,他对于这一点甚至比他的批评者看得更清楚。只是从他的秉性及人生经验出发,他只能怀抱着侥幸的心态期待另一个邓小平的及时出现。他不可能、也不敢像王瑛那样大胆设想,在一个"强人"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时代,每一个微小个体都可以通过对"大环境"的参与和博弈来为自己争得一个更好的"小环境"。

四.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一直都是靠着以制造业为主的私营中小企业支撑着的。短短30年间,中国民营企业从零开始,已经发展到目前超过1000万家。它们以40%的社会资源,完成了60%的GDP,创造着80%的就业,它们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也已超过了国有经济......不说别的,就拿近年来政府最看重的"稳定"来说,民营企业已经是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还能够安居乐业的稳定之锚。因此,如果真有什么"中国奇迹"的话,它主要是民营企业创造的。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民营企业家风光无限地当上了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荣幸地被体制吸纳,成为各级权力机构和决策层里显眼的花瓶。然而,民营经济整体实力的不断壮大有效地遏制了政府权力不断扩张的边界,进而提升了自己的安全系数和社会地位吗?这一点,我们只要从近年来越来越多锒铛入狱以及越来越多将资产和家属转移到海外的"成功"企业家那里,便可窥见一斑。

而在另一边,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经济则依托强大的政府行政垄断以及国家轮番出台的财政及货币政策刺激,像打了激素一样野蛮生长,将那种坐地分赃的"寄生"买卖越做越红火。这构成了过去10多年来一场声势浩大且愈演愈烈的"国进民退"运动。

尤为令人悲哀的是,如果说改革开放前半段,"体制外"的民营企业家还有可能凭借着自己吃得起苦、敢冒风险,通过为"体制"做它自己尚不太有把握的"改革探路"而求得一些生存发展空间的话,今天这种可能性也已基本被堵死。而且重庆等地的现实还告诉我们,民营老板即便已经赚取到的财富,都随时有可能被以"社会公平"、"共同富裕"之名再次"打土豪、分田地"。权力阶层对权力控制之下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已经就熟门熟路,甚至形成了高度的"道路自信"。

有评论者极具洞见地指出,在这种信念下,权力阶层已经不太需要民间资本来充当改革先锋的角色。在最有可能获得改革红利的一些领域,"国家队"都捷足先登。甚至所谓"官商勾结"其实也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官"已经通过国有企业这件"红外套"直接冲在利润的第一线。而留给民间资本去相互厮杀争斗的,则都是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产能过剩"、"过度竞争"领域......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的确仍有少数头脑精明、敢于冒险的民营企业家在寻找出路。但他们的财富梦想已经从创造财富变为赤裸裸地巴结权力、与之结盟,进而让自己成功跻身于攫取和瓜分财富的既得利益集团行列。他们中的成功者,在最大限度地从"中国模式"中捞到"最后一票"后迅速完成向"中国模式"的对立面--欧美--转移的"胜利大逃亡";他们中的失败者,则悄无声息地成了徐明和曾成杰这样的"刀下鬼"。这是一种刀口舔血的买卖,更是一种典当了灵魂的买卖。

的确,企业家是那种为了利润天生善于妥协的人--不仅同政府妥协,更要和市场妥协。但既然是妥协,而非劫掠或被劫掠,就需要有一个规则相对公平的交易平台。假如有人用枪指着一位企业家说:"我要你的老婆,我就出这个价,否则......"后者会"妥协"吗?假如他妥协了,这还能叫"妥协"吗?

所以,王瑛一直在强调的一句话就是:在眼看环境将要变得更糟糕时,退是没有出路的。"一个人担不起的恰恰要众人一起担,人人躲就塌了,而塌了就谁也躲不了了。"

事实上,因为很难转移的庞大的生产性资产,相比于社会中的其他人,企业家是最没有退路的,也是最容易在时局剧变中蒙受损失的。反过来说,在社会平稳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家阶层所掌握的资源及其所依赖的利益机制的根本驱动,比任何持其他动因--特别是纯粹的道德觉悟--的人对推动社会进步更有效、更可靠、也更稳妥。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大众对柳传志、马云这样企业界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怀有更高期待的根源--假如天要塌,高个子理应率先挺身而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中国的"国富民穷"问题。这是一个经济层面的社会财富分配问题,究其根源则是政治层面上的"强国家-弱社会"结构所致。但很少人注意到,其实,所谓"强国家-弱社会"的最大特征还不在于个人的权利缺失。个人权利并不是抽象的,公民只有通过不受政府干涉的社会组织,才能实现其个人权利。在我看来,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就是企业,中国历来缺乏能够不依附于政府的强势企业,这是"强国家-弱社会"结构的重要原因,也是当今"国富民穷"的源头。

这里顺便说一下,近来还有不少人热衷于宣扬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我认为,对中国企业家来说,他们的西方同行所表现出来的乐善好施、热衷环保、尊重女性等等"社会责任"都是第二位的,真正的当务之急是要用自己的商业实践(未必一定是"谈论政治")去推动制度的转型,促进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尽早落实。说得更明白一点:作为一个中国企业家,你是选择用行贿和其他各种暗箱操作的手段从审批官员那里获取独家垄断经营权,还是选择用法律武器公开透明地维护自己平等合理的经商权利?这一点比你捐不捐款给"希望工程"要重要得多!这是当下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最大的"社会责任"。

现在,王瑛和王石等少数几位企业家已经作出了勇敢而清晰的回答,我们难道不应该抱以最热烈的掌声吗?

写于2013年8月6-8日,发表于2013年8月19日出版的《经济观察报》"观察家"版,略有删节。

作者系上海商报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商报副总编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IBTimes: 港媒:薄熙亲点五名家人旁听自己受审

ibtimes.com.cn : 政经要闻
政经要闻 RSS Feed 
Marketing Mobile Apps

This online course focuses on marketing efforts that will increase your app's exposure and establish a mobile app marketing plan. Enroll today for $99.
From our sponsors
港媒:薄熙亲点五名家人旁听自己受审
Aug 20th 2013, 00:00

一位了解此案情况的法律界消息人士说,目前尚不清楚薄熙来妻子谷开来是否会出庭作证,但不能排除会有这种可能。

新华社昨天报道,前政治局委员薄熙来贪腐及滥用职权案将於本周四在山东省会济南市开庭审理。

薄熙来案为内地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政治丑闻。新华社引述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公告称,该院定於2013年8月22日8时30分在第五法庭公开开庭审理薄熙来受贿丶贪污及滥用职权一案。

一位了解此案情况的法律界消息人士说,目前尚不清楚薄熙来妻子谷开来是否会出庭作证,但不能排除会有这种可能。薄熙来与谷开来的家人也都有可能到场旁听。谷开来因谋杀英国人尼尔•伍德,早前被判死缓。

该消息人士说,审判或需时超过一天。

薄熙来自去年4月起便被关押。与薄家关系密切的另一消息人士说,薄熙来交给当局一份名单,列出希望能够旁听自己受审的五名家人,其中包括其胞兄薄熙永丶与前妻所育之子李望知丶胞妹薄小莹,以及两个胞弟薄熙成和薄熙宁。

消息人士说,当局拒绝谷开来母亲范承秀的旁听要求,不过谷开来的姐姐谷望江可能到场。

该消息人士是一位律师,与薄家认识多年。他表示,薄熙来被控的滥用职权罪,与其未经公安部批准即免去原重庆公安局局长王立军职位一事有关。

内地媒体行业一位消息人士称,薄熙来滥用职权罪也与他企图掩盖谷开来谋杀案有关。

王立军今年2月被免职,几天後逃亡美国驻成都领事馆,据称在该处出示了伍德谋杀案的关键证据。

薄熙来其他被控罪名主要指其受贿约2000万元(2530万港元),其中包括法国戛纳一幢价值约1500万元的别墅。别墅由内地商人徐明购买,徐明因与薄熙来案有关,早前已被关押。

薄熙来还被控於1990年代担任辽宁省大连市长期间,挪用约500万元公款。

法律专家郭道晖把薄熙来案与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案相比较,表示薄熙来案涉及金额较少,因此薄熙来可能被处以相对较轻的刑罚,判决结果可能不会太重。

刘志军因滥用职权及收受财物6460万元而被判死缓。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IBTimes: 张五常:中国楼市或触发恐慌性抛售

ibtimes.com.cn : 政经要闻
政经要闻 RSS Feed 
Marketing Mobile Apps

This online course focuses on marketing efforts that will increase your app's exposure and establish a mobile app marketing plan. Enroll today for $99.
From our sponsors
张五常:中国楼市或触发恐慌性抛售
Aug 20th 2013, 00:00

农业与工商业有别

商业周期是指经济整体出现上落的波动,但没有规律性的图案。可能曾经有,因为关于这「周期」的讨论十八世纪就在欧洲出现了。我的猜测,是欧洲当时的经济主要是农业,而农业因为天气的好坏变动会出现丰收与歉收,不难导致仿佛有规律性的经济波动。事实上,经济学大师Stanley Jevons(1835-1882)曾经提出太阳黑子(sunspot)来解释商业周期,因为察觉到有几次太阳黑子的出现,皆与农业歉收吻合。作本科生时老师把Jevons的黑子理论当作笑话,但进了研究院我知道英年早逝的Jevons的天赋是说不得笑的。

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有上落的波动--甚至有规律的波动--不难解释,但以工、商业为主的不应该有。没有时间规律的经济上落先进之邦也常见,应该是人为的政策使然,包括国际上的政治久不久发一下神经。

弗老之见要补充

从弗里德曼的高见说起吧。学富五车的弗老认为货币政策的严重失误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出现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还健在的高人卢卡斯则认为货币量的变动不足以为祸经济。币量的大升或大降会导致通胀或通缩是老生常谈,问题是会否给经济带来大祸。支持「大祸」的实例我想到起自一八五○年太平天国的经验。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后,鸦片进口中国急升,导致当时作为货币的银两大量外流,通缩出现,政府征税减得不够多,农民起义,死人三千万。

弗里德曼在他合着的《美国货币史》中对大萧条的分析非常详尽、精湛,让我不怀疑当时美国的联储局在货币政策上有严重的失误。然而,有两个原因我怀疑弗老可能过于重视货币政策。

第一个原因是希克斯(John Hicks)曾经对我说,当年的大萧条惹来举世出现保护主义,使国际贸易大跌,是大萧条持续很久的主要原因。究竟什么是主要原因很难说,但当时举世出现保护主义与国际贸易大跌是事实,而国际贸易对经济有大助也是事实。

信贷膨胀是大麻烦

第二个我认为弗老可能过于重视货币政策的原因,是费雪当时提出的解释大萧条的「负债通缩理论」(debt-deflation theory)。这理论当时没有人注意,但今天有了日本八十年代后期的经验与美国及欧洲二○○八年出现的金融风暴的经验,我认为费雪之见可信程度高。该理论说,如果国民负债多而经济遇上通缩,有合约规定的实质利息率急升,在财富急跌的情况下国民无从还债,破产累累,是以为难。费雪没有把信贷大幅膨胀(credit expansion)走在前头作为重点。日本八十年代有信贷大幅膨胀,泡沫出现后到今天二十五年也不能翻身。美国一九二九年应该有信贷大幅膨胀,但我没有资料。美国二○○八年的经验是信贷在事前上升了两倍多,五年后今天略见好转,主要是因为政府推出无限期的货币放宽政策,改变了市场对前景的预期。

信贷膨胀不一定要有货币量的膨胀连带在一起。你借我借,大家都借,你信我,我信他,一旦出现通缩或通缩的预期威胁,费雪的负债通缩理论就应验了。今天(二○一三)我不认同一些北京朋友之见,认为中国是存在着几年前欧美出现的「泡沫」危机。这样说,是虽然中国今天的经济不妙,虽然地区政府欠债不少,但国民之间还没有出现信贷膨胀的情况。要先有信贷膨胀,国民的财富暴跌后看不到翻身的机会,才是大麻烦。

打压楼市会导致泡沫吗?

这几年中国大事打压楼市而楼价顽固难下,是没有泡沫的证据吗?没有源自国民信贷膨胀的那种,但另一种楼市泡沫可能出现。最近(二○一三年七月)上海的楼价开始下降,有说是因为新购的楼房需要交物业税。这点我不肯定,但如果物业税全面推行,只要每年抽楼价一两个百分点,楼价暴跌的机会不小。这是因为内地的楼宇建成后一般没有装修,空置着。装修费用高出建楼费用约一倍,买楼是偏于买地。业主购楼后不装修,不能租出去--就是有装修租金的每年回报只约楼价的百分之二--一旦政府全面征收物业税,没有租金收入,即使只抽一两个百分点很多业主交不出,不能不卖楼。牵一发而动全身,像牛群直觉那种蜂拥地沽的市场泡沫出现的机会不小。这种「泡沫」远没有源于国民信贷事前大幅膨胀那种那么难于治理。以物价或楼价急速暴跌作为「泡沫」看,其出现不需要货币政策有失误,也不需要政府大事打压,一些没有人注意到的琐事--例如楼房没有装修--可以触发恐慌性的抛售。

经济盛衰往往跟货币无关

从经济盛衰的角度看商业周期,不管升降的波动有没有规律性,经济的衰退往往不是起于货币政策的处理失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推出价格管制,导致经济不景逾十年。二○○八年初中国推出新「劳动合同法」,就是政府后来忙顾左右其祸害今天在南中国还是极为明显。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可以治理通胀,不能治理非货币的政策失误。我认为这观点大致上对,但不是全对。昔日美国的价格管制与今天中国的劳动管制,如果央行大事搞起通胀,会解决这些管制的好些祸害,但会带来另一些祸害,得可否偿失不容易算出来。

以合约退出香港有前科

治理价格管制与劳工管制,简单有效的方法当然是撤销管制,可惜利益团体存在,这类管制往往驱之难去。昔日香港战后的租金管制,引进时说明是短暂一年,但后来改来改去持续了数十年。两年前在某次讲话中我建议北京采用「合约退出」(contract out)的方法来处理劳动合同法的祸害,是从香港后来以此法减弱租金管制抄过来,加上比香港的彻底一点。我的意思是一家工厂或企业,可以选择保留政府指定的劳动合同法,但也可以设计自己的劳动合同条款,而新入局的企业当然有这二者的选择。这样,无论一家企业的合同条件怎样对工人苛求,待遇怎样欠奉,工人选择接受而否决政府的,政府没有理由反对。

百多年前,我的父亲选择了一分工资也没有的学徒工作,学会后自己做老板。今天中国所见,在劳动法的约束下,工厂纷纷砌出生产线,工人用洗手间也不容易。这些生产线坐上几年什么也学不到,而学习的年龄已经过去了!

调控经济有三个法门

回头说货币。不是源于货币政策失误的政策失误带来的经济不景,用货币政策治理是劣着。然而,西方的先进之邦选走这样的路有好些年了。美国的联储操控经济的权力比任何其他部门大,也有好些年。可幸昔日的格林斯潘与今天的伯南克都是重视市场运作的学者。这两位不是好于权力的人,但人在江湖,加上不管是好是坏,货币政策对经济有很大的影响,这些政策于是频频采用,到今天经济有什么风吹草动,政治人物或压力团体都指着联储或中央银行那边去。

调控或治理经济有三方面可以选择。其一是调整权利界定的结构,即是调整竞争的约束。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出现奇迹的主要原因。其二是采取财政政策,即是凯恩斯学派主张的调整税率或提升政府投资或花钱。遇到经济不景减税的可取效果历来明显,但政府大手花钱西方的经验则乏善足陈。不少经济学者认为那所谓乘数效应不会高于一多少。我认为低于一的机会甚高--即是政府花一元社会获益不到一元。这不仅因为有挤出效应--即是政府投资是把资源从甲方转到乙方去--更因为政府花钱偏于浪费多。

其三是货币政策,即是调校货币量或利息率。不少人认为以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是弗里德曼的主张。绝对不是。弗老当年只是主张以调控货币量的方法来约束通胀,认为通胀率维持在百分之二至五之间对经济有利。至于经济整体,他信奉的是自由市场。受到他的影响,上文提到我认同的第一方面--调整权利界定或竞争约束--跟弗老的主张没有两样,只是我比他年轻二十多岁,对市场的看法加进了阿尔钦的竞争约束与科斯的权利界定。能获这三位悉心指导的天下只我一人!

都是无锚货币惹来的祸

今天回顾,以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源于无锚货币(fiat money)的采用。昔日的金本位或银本位没有什么货币调控,今天香港的钞票局制度也没有。但如果采用无锚货币,货币量处理不善会出现社会不能接受的通胀或通缩。另一方面,要适当地调控货币之量非常困难,而在调控中近于无可避免的过宽或过紧会影响经济好些方面的运作。那所谓商业周期会出现,经济不景,社会人士把责任推向中央银行那边。然而,货币调控带来的效果不限于通胀或通缩,是好还是不好有利益团体的判断。于是,跟货币没有关系的其他政策,或这些其他政策的失误,社会人士容易以为是货币调控的影响,看着央行或联储会怎样处理。

我同意弗里德曼之见,认为货币调控只宜用于调控通胀。弗老当年认为本位制不能再采用,而一个大国不能采用钞票局,无锚货币是无可避免的。这最后一点我今天不同意,因为二○○三年前我想出以一篮子物品的物价指数作为货币之锚。一九八三年我跟弗老提出过以一篮子物品为锚,他认为可行,但费用太高;二○○三年前我想出不用物品,只选用一组可以在市场成交的物品的物价指数,费用极低。当时弗老还健在,我可没有向他提出,因为在货币量与通胀的判断上他感到困扰,欧元与日圆的种种问题他正在关注,而他九十岁了。今天看,美国的无锚货币制度已经织进了他们的财政结构,不易改,而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应付急时之需。中国还没有这些局限约束,还可以采用我建议的下锚制。

币量理论的争议

弗里德曼是个经济学天才,也是个统计学天才,关于货币与通胀的学问古往今来没有谁比得上他。然而,在币量与通胀这话题上,一九八二年起他的判断频频出错!这就带到「币量理论」(quantity theory of money)的大争议。

币量理论始于休谟(一七五二),在二十世纪得到凯恩斯、费雪、弗里德曼这三位旷世天才的深入耕耘,带动其他能人无数。可以说,整个二十世纪没有一项经济话题能像货币那样,有那么多的能人参与研究、争论,文章无数,经典累累。我认为最后胜出的人是弗里德曼,但为什么到后来弗老对通胀的推断频频出错呢?

币量理论的主要话题,是关于货币量的变化与物价水平的关系。源自一个不可能错的套套逻辑,在能人的处理下推出不少可以验证的假说,精彩的。在金或银本位时期这理论无疑对,对得清楚,二战后西方逐步转向无锚货币,有好几十年币量理论对通胀的推断或解释也大有看头。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这理论就开始逐渐失灵了。

币量理论失灵的两个原因

我认为这失灵起于两个原因。其一是电子科技的急速发展与早就国际化的银行改变了操作程序,我们再不知道货币量要怎样量度才对。同学们在课本学的M1、M2、M3等,怎样选择学者举棋不定,而历来不可靠的回归统计分析就变得有点自欺欺人。

一九八八年我对弗里德曼提出质疑:「今天所有的主要货币皆国际化,有电子科技协助,无论国内国外庞大的金额过户只需几秒钟,加上不少的大交易用不着货币,只在债务上算账,一按电脑就是了。你的货币理论怎样处理呢?」他没有回应。去年蒙代尔八十大寿,我对他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他问:「你是什么时候想出来的?」我答:「不记得确实日期,但记得一九八八年对米尔顿说过。」看来蒙兄也早就知道玄机。

第二个币量理论失灵的原因,是我的师兄Alan Meltzer教的。那是如果一种货币能在国际上保持着有强度的购买力,传统算的货币量在该国之内无论怎样增加,通胀不容易在该国出现。这是说,进口货相宜会压制本土的物价。这最后一点前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明显知道,但他没有说是美元在国际有强势使然。最明显的支持「货币的国际购买力强劲本土不会出现通胀」的实例是一九九一年波斯湾之战与苏联解体,跟着的几年美国的传统货币量急升,其升幅近于前所未见,但通胀加速却完全没有在美国出现。美元的购买力在国际上保持强劲无疑是原因。

不管怎样说,我认为一个无锚的货币制度是劣制度。在这制度下,调控币量或调控利率不能不用,但这些调控要办得妥当非常困难,近于不可能吧。如此一来,那所谓商业周期的经济上落波动不仅会增加次数,货币政策本身往往被带到货币之外的其他政策上去。这样,货币的存在是为了什么大家都似乎忘记了。

利率调控谈何容易

我不认识格林斯潘。弗里德曼是他的好朋友,多次在我面前赞赏他。我也欣赏格老的学者风骨,感激他对中国的善意。但我认为他在任时十七次把美国的利息率辘上辘落是失败的证据。这些辘上辘落显示着格老认为经济是有着不妥的周期性上落,也正好说明他无法把经济辘得平稳。这样看,难以调控的周期上落是无锚货币带来的麻烦。不少学者认为二○○八年美国出现的金融灾难是格老的货币政策惹来的祸;我认为可能因为格老到最后把利率辘错了节奏。是深不可测的学问,将来的学者或有公论。

这些年中国的央行也拜格老为师,也把利率辘上辘落。可幸不良的效果来得明显,北京的朋友开始看清楚了。希望他们明白,不先把人民币下一个稳定的锚然后让人民币的国际汇率自由浮动,中国的经济早晚闯祸的机会不小。

不是专家耳闻目染

虽然我没有用英语发表过关于货币的文章,但认识的货币专家朋友多,耳闻目染为时甚久。一九六二年的暑期我是货币大师普鲁纳(Karl Brunner)的研究助手。那是五十一年前。两年后认识弗里德曼,再几年在芝大是他的同事。一九六八年某天晚上在芝大喝酒,弗老和蒙代尔在货币理论争论时,连我在内只有三个人。弗老喜欢把我看作弟弟。同学们如果在网上见到多幅他和他太太的照片,差不多全部是我摄的。没想到时间过得那么快!

伯南克会名垂千古吗?

这里顺便略说美国联储主席伯南克处理二○○八年出现的金融风暴。那是难得一见的金融灾难,在货币历史上没有出现过那么难以拆解的。大致上我认为伯南克处理得非常好,只可惜他没有把今天的第三次量化宽松(QE3)早一点推出。二○一二年九月这第三次量宽推出时,我立刻说是正着,因为无限期地宽松到失业率下降到百分之六点五为止会改变市场对前景的预期。

这里的困难是只推出了几个月,联储的委员多加了一项约束:不能让通胀率超过百分之二点五。这应该不是伯南克的主意。他是弗里德曼的朋友,熟读弗老的论著,应该知道百分之二至五的通胀率对经济有利。能否把失业率减到百分之六点五而又约束着通胀率在百分之二点五之下,是一个大问号。

我注意到美国债券的孳息率从二○一三年五月初起上升得急(即是债券之价下跌得快),到七月中喘定,会否再持续走势写此文时不得而知。孳息率的上升(债券价下跌)是代表着通胀预期的上升,虽然通胀的预期不是通胀。我感到困扰的是美国债券之价下跌是在联储大手购入债券的情况下出现。如果终止这第三次量宽,联储不再买债,孳息率会否飙升呢?

今年(二○一三)七月份美国的通胀年率是百分之一点八,低的,但离百分之二点五只有零点七个百分点。同时,失业率下降至百分之七点四,有明显的改进,但离百分之六点五尚远。我认为联储委员要把通胀的上限提升到百分之五,才能把上文提出的大问号缩小。通胀上限百分之二点五不合情理:美国的工会正在大呼最低工资要提升百分之二十。撤销所有最低工资,通胀上限百分之二点五有可为。

中国购买美债无疑是帮着美国一个忙。如果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会帮美国更大的一个忙。这是因为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会增加美元在国际上的购买力强势,而只要这强势持续美国的通胀率不容易上升。不需要贬多少,而联储提升通胀的上限则作别论。

无论怎样说,我认为伯南克有很大的机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联储主席。几个月前一位也是老了的凯恩斯专家朋友与我相聚。提到伯南克,朋友说二○○八年美国的金融风暴正如一座高楼倒塌,但塌到一半时伯南克竟然能扶着,不让继续塌下去。

据说伯南克会在明年初离职。希望他能留任。弗里德曼当年认为除了格林斯潘没有一个联储主席及格。二○○八年的金融风暴出现时弗老已经谢世。作为经济学者我很想知道伯南克会带来怎么样的大结局。是好是坏我会学得很多。

(本节完稿后,萧满章传来伯南克二○○七年的一篇讲辞,其中提到他一九八三年发表的文章,内里指出三十年代美国出现信贷膨胀,也提及费雪的「负债通缩理论」。这些观点伯氏与我相若,但他先于我,是他的专业,应该胜于我。奇怪二○○七年六月他讲话时没有料到十四个月后的金融风暴。可见在无锚货币的制度下,联储主席这个位置是吃力不讨好的。)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