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星期一

南华早报: 多边发展银行港落地 利拓展一国两制优势

香港南华早报 - 中国
 
Fun with Brazilian Portuguese

Learn the tips and tricks to speak colloquial Portuguese in a natural and confident manner. Enroll today for just $69!
From our sponsors
多边发展银行港落地 利拓展一国两制优势
Oct 21st 2013, 11:40

(南早中文网)海外新闻网站多维网10月20日发文指出,香港与内地的问题不是利益如何分配,而是缺乏思维的整合;更不是文化的冲突,而是缺少看得更远的高台以及站在上面的领导者。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类似的多边金融机构落户香港,将可以激发完全不同的意识,足以构成香港转型的催化剂。

在这篇题为《多变发展银行落地香港 挖掘一国两制优势》的社评文章中,作者指出当下香港需要的是新思维,以打破近年中央与香港"你施我受"、"我舍你得"的消极互惠模式,还可以恢复真正意义上的"合璧"、"合力",互补共生,如同香港在八十年代为中国转型所发挥的作用一样。这从经济到政治、民生也都有利于解决香港的深层次社会矛盾。

文章援引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会见印尼总统苏西洛时首次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基行),及早前金砖五国共建开发银行的倡议为例,认为这中国在国际化进程中正迈向"走出去"这样一个更高的台阶,对于香港,则可借此机寻找自己在国家二次改革大潮中的新定位,重构自己的发展战略,推动积极的结构转型。

文章指出,中国正积极搭建新型地区金融体系,这次以亚洲基础设施为对象的倡议,显示出其思路已经逐步清晰以及极具针对性。它一方面加强与亚洲各国的经济合作,另一方面强化各国之间的利益纽带,带动各国在政治、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缓解地缘政治紧张的压力。从中国自身产业发展的角度看,通过这样的深度合作,中国能够有效输出自身庞大综合基建能力,从工程设计、建设到技术、设备等多领域获得直接利益。

文章认为,中国的金融发展对香港来说同样是一次历史机遇。文章说,香港近年的发展同样陷入瓶颈与迷茫。经济转型虽然一再被提起,但由于缺乏清晰方向,资源、人才等各种优势无法有效整合,当年的"金蛋"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日益边缘化。而参与筹建多边区域银行是一次历史机遇,意在让世界、亚洲、中国、香港都重新认识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内所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借机打破发展的瓶颈,从更深层次的视角去面向未来。

但对于中国的领导者来说,香港能够积极参与国家"走出去"的战略还有更深一层的政治意义。邓小平当年高瞻远瞩为香港设计了"一国两制",目的就在于希望保持香港的独特性,延续他借用香港这扇"窗口"的开放作用,积极推动中国长远的经济建设。而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国际结构转变,显然不会只是在金融领域展现。随着"新型大国关系"的推进,中国需要以多元的方式与国际接轨,而其中必须考虑到当前世界普遍接受的"软实力"形式。香港就可以提供这样的"软实力"平台。在不需要强调主权意义的国际交往里,香港不只是能够提供专业的商业人才,它本身就是一个非政治的国际场所。在新一轮中国的改革中,世界市场的意义会同以往有极大转变,香港也将因此调整自己的角色以顺应这种转变的诞生。

文章将香港视为习近平提出筹建亚基行后的一个最佳的选择。首先,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会,历史上就扮演了亚洲的金融中心角色。其次,中国将会是未来多边银行的最主要参与者,人民币在这类银行的作用将会是关键的。再次,香港是大部分亚洲国家领导人和社会精英所熟悉的地方。它常年作为这些国家企业进行国际商贸合作的地点,已经拥有高度诚信。香港也完全具备提供亚基行等多边金融机构顺利运作的所有基础和专业设施。

而中国加大对地区金融活动的参与以及建立主导地位,其中当然必须考虑到人民币的持续国际化进程。香港是人民币最重要的离岸市场,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这是香港的利益所在,更是国家金融安全的要求。把交易的重心保留在香港,还意味着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期,能够把定价权尽量保留在中国可控的范围之内,再结合外汇管制环境下对流出人民币总量的控制,对于控制国际化风险有着巨大的作用。

但文章同时强调,香港的问题当然不是多几家银行就能够解决。香港的困境源于意识,它的所谓精英们无法跳出传统思维的狭隘框架。夜郎自大,沉醉于以往的成就,以为如此就可以继续高人一等,这种井底之蛙的意识才是深层次结构矛盾的本质。香港是时候积极调整自己的意识,反思发展的路径,彻底抛弃"自由经济"这个紧箍咒,以大有作为的魄力去面对意识的挑战。

文章指,中国的政治、经济、国际关系都发生了极大改变。新一任中央政府显然是大有作为的,在国际经济合作领域展现了无比魄力,这都是香港可以看得见的机遇。然而,当习近平提出建立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机构时,香港从上到下竟"泰然自若"、"逍遥事外",还在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在机会面前,"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弊病再次展露无遗。

以亚基行的机遇为例,如果只是一家普通金融机构,可以不必考虑将其放在香港。因为它只会增加香港中心商业区租金的上升压力,扩大贫富悬殊,对市民没有任何好处。然而,如果以亚基行这类区域多边银行为契机,在非传统的商业中心区,如机场附近,或者结合新界的建设,重新缔造一个经济中心,重构香港的地缘经济格局,如同上海建设浦东一样,那么对香港的整体发展可能是一次极大的提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